欢迎您,浏览朝阳金河(集团)粉末冶金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86-421-7087626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如何应对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变化与挑战

2018-04-16

作者:

admin

访问量:


格局分布

 

  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形成东北、京津冀环渤海、华中、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区域,这六大产业集群区域的零部件产值占全行业的80%左右。其中,长三角零部件产值约占37%的份额,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区域;上海为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总产量的20%;浙江和江苏约占17%。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两大市场竞争主体为本土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和外资零部件企业。外资零部件企业凭借其品牌、研发技术、规模、质量方面的优势控制了大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市场,而本土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零部件市场。当前,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上市场容量最大、最具市场增长空间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时这些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国际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开拓新兴市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始加速向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前景预测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十三五”,《中国制造2025》巳经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描绘了发展路线图,指出在智能制造的引领下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助力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未来,国内零部件企业聚焦于产品、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持续提升,力争做大做强;外资企业则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谋求更好的发展。

 

 

面临问题

 

  我国汽车工业整体起步较晚,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零部件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品研发及设计能力不足等,导致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制约着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由于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缺失,绝大多数乘用车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由外资独资设立或者绝对控股,汽车产业一直无法摘掉“大而不强”的帽子。从全球国际贸易竞争力角度来看,汽车零部件产品仍是中国汽车产业出口的主力。而在动力总成零部件领域,由于长久以来关键技术大部分都掌握在合资或外资企业手中,内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从全球国际贸易竞争力来看,国内动力总成零部件竞争力整体较低,动力总成零部件的进口金额远大于出口金额,且贸易逆差存在扩大的趋势。

 

 

时间

零部件铸造规模预测(亿元)

2018年

16457.01

2019年

18637.00

2020年

21115.21

2021年

23050.10

2022年

25000.00

2023年

27600.60

 

来源:中研普华预测